[特邀报告]"女娲"中国人群基因组资源

"女娲"中国人群基因组资源
编号:74 访问权限:仅限参会人 更新:2022-07-01 16:08:08 浏览:463次 特邀报告

报告开始:2022年07月23日 16:40 (Asia/Shanghai)

报告时间:20min

所在会议:[S2] 分会场2 » [S2-1] 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

暂无文件

摘要
《Science》杂志在2021年,人类基因组草图发布20周年之际,提出了基因组科学未来需要解决的九大问题,其中之一是多样性的缺乏阻碍了基因组科学的前景(“Lack of diversity hinders the promise of genome science”)。美国和欧洲已实施多项以大规模队列的基因分型、基因组测序数据为基础的医学研究计划,包括著名的英国生物样本库(UK Biobank)、美国的All of US计划、美国肿瘤基因组图谱(TCGA)计划、多组学精准医学研究计划(TOPMed)和欧洲的百万基因组计划等。相比于欧美人群,中国人群的基因组数据资源相对缺乏。
构建中国人群的大规模队列研究,形成高质量的中国人群基因组数据和变异图谱,是我国开展人类遗传学与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关键。“女娲”(NyuWa)中国人群基因组计划,旨在构建中国人群的全基因组数据资源,并全面解析中国人群基因组遗传变异。女娲基因组计划第一期包含4500多例中国人样本,大于500TB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资源。1)构建了包含7106万SNPs 和819万 InDels的中国人群遗传变异图谱。相比其它人群队列,女娲数据集包含2501万新的变异。2)构建了包含5804个单倍型和1926万变异的中国人群单倍型参考面板(女娲参考面板)。与其它参考面板相比,女娲参考面板中包含325万特有的变异,将汉族人群基因型推演的错误率降低了 30%–51%。3)基于女娲数据集,结合千人基因组计划的数据,构建了基于5675个基因组的MEI变异数据资源,尤其是针对中国人群的MEI变异图谱(女娲MEI变异图谱)。女娲MEI变异图谱是目前国际上大规模的MEI变异研究之一,共发现36699个非参考MEI,其中67%(24505个)是首次报道的。“女娲”中国人群基因组资源,将为中国人群的大队列研究和精准医学研究提供数据资源、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,为我国的遗传学与精准医学研究提供基础和保障。
 
关键字
中国人群;基因组;遗传变异
报告人
何顺民
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

何顺民毕业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,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,并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。现任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,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,首席技术专家,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从2004年开始从事生物大数据的分析,开发相关算法、软件和数据库30多个,发表SCI论文40多篇,总影响因子超过200,被引次数超过2000。其中以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在Cell Research、Cell Reports、Genome Research、Nature Communication、Trends in Genetics、Nucleic Acids Research、Bioinformatic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。有PB量级大数据处理分析的经验和能力;擅长大规模队列人群的多组学和大数据分析;擅长基因组变异位点的分析和解读,尤其是针对基因组中97%的非编码区域的变异位点的分析和解读;擅长不同来源数据和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。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过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(973计划)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(863计划)、精准医学重点研发专项、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(B类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。
 

发表评论
验证码 看不清楚,更换一张
全部评论